當身體出現這五個變化時,請立刻戒酒!
發布時間:2019-05-13 來源:黑龍江京科腦康
不少人遭遇不幸來源于酒,比如喝完酒駕車、喝酒太多印起酒精中毒等等,俗語講述:“小酒怡情,大酒傷身”;
據調查,平常人平均每天喝酒40克~80克,5年就可以呈現酒精性肝病,一旦平均每天喝酒160克,8~10年就可出現肝硬化;許多成人致死量為一次飲酒接近純酒精250-500克,嬰兒的致死量為6-10克,兒童接近25克。
哈爾濱市戒酒中心提醒您,一旦人體呈現以下幾種表現,就不要再飲酒了!
1、臉色暗沉
經常喝酒,跟隨時間的推移,酒精傷害肝細胞,肝臟隨后會構成疤痕組織來進行自我修復,這類疤痕組織意味著肝臟不再能夠及時處置毒素和代謝廢料,其中包括膽紅素
2、酒精性肝炎
臨床表現多樣,病征繁多,可有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惡心嘔吐和體重降低等,也可有厲害病征如發熱和上腹部不舒服、黃疸。
3、酒精性脂肪肝
臨床上多數患者無病征,少數患者可有右上腹部不舒服、黃疸、腹水、雙下肢浮腫以及維生素缺少的表現。
4、酒量忽然變差
日常酒量很大,但是現在感覺喝一點以上就變得“醉了”,這種癥狀警示您肝臟能力降低,肝損傷了,肝臟無法全部分解酒精代謝物乙醛。
5、濕氣重
濕氣重的表現關鍵是關節酸痛、人越來越無精打采、食欲差、沒胃口,總是不想吃,吃了也不飽,臉上喝頭發都愛出油等等病征,怎么睡都睡不夠,做事沒干勁,醫生講述過,大便黏黏的,濕氣重則百病生,偏偏酒又是濕氣的幫兇,因此濕氣重的人就不要在飲酒了。
在這里告訴大家兩個祛濕的方法:祛濕效果相對好的食品莫過于薏米了。薏米的祛濕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記述,《本草綱目》記述:“薏米能健脾益胃,補肺清熱,去風滲濕。”
1、中醫推薦芡實棗紅茶
人們自古就常用一個食物來祛濕,那就是薏米。薏米又名薏苡仁、苡仁、土玉米等。它是常用的中藥,又是常吃的食物。味甘淡微寒,有利水消腫、健脾去濕、舒筋除痹、清熱排膿等功效,為常用的利水滲濕的藥!侗静菥V目》中就有記載:“益胃健脾,清熱補肺,去風勝濕”,F代中醫結合薏米的祛濕功效,與其他幾味食材搭配,整理出一個祛濕良方——芡實棗紅茶。
做法:薏米仁、芡實、赤小豆各5克,用冷水浸泡半天,將薏米仁炒到微黃,洗凈后加水煮一小時,再加入1克紅玫瑰、蒲公英、棗、紅茶等食材,轉小火燉半小時,待涼即可飲用。
該方子組成的材料具有祛濕、有清暑濕,利水消腫、健脾祛濕、舒筋除痹、清熱排膿等功效,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,相比單一的薏米祛濕功效更顯著。
2、薏米山藥粥做法:懷山藥、薏米各40克,蓮子肉20克,大棗10枚,小米50克,白糖少許。將山藥切細,蓮子去芯,紅棗去核。淘洗干凈后與小米共煮成粥,粥煮熟后加白糖調勻即成。
溫馨提示:哈爾濱市戒酒中心特別開設在線咨詢服務,由醫生在線為您解答相關疾病問題,根據病情給予專業的個性化指導意見,提供專業治療方案,并為您病情保密。如果您有什么疑問可以撥打健康熱線:0451-51193066了解更多。
上一篇:關于女性戒酒的問題